药理教研室教学特色总结
--“课程思政,润物无声;教法多元,能力提升”
药理学教研室现隶属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作为中医院校的西医基础课程,如何能教出自己的特色,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一直是教研室教师探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为此,多年来教研室教师一直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梳理并凝练教研室特色——“课程思政,润物无声;教法多元,能力提升”,教研室围绕此主题开展各类教研、教学活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构建,个体的学习应在社会大背景下进行才具有意义。学习是学生主动认知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容器”,他们必须积极地参与自己的学习建构。基于上述的教育理论指导,教研室的教学改革思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目的,四个抓手”开展。“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两个目的”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的医生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四个抓手”即通过课程思政、翻转课堂、PBL、网络学习为手段,达成目标,转变思想,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
“课程思政,润物无声”即为通过三条途径有机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专业为体,思政为魂,让专业课有思政味(菜中盐),从而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人文素养、认知能力、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价值引导。“教法多元,能力提升”即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PBL、翻转课堂、网络学习为手段,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为目标(锦上花),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其基本原则是: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容器”,他们必须积极地参与自己的学习建构。它要求学习者在获取新知识时,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传统的教学观念,过于强调技能与知识自外而内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以及技能来提升自身认知水平以及理论素养。传统教学观念对于学生自身的内在结构重视不足,忽视了自内而外的学习过程。因此,教育者必须树立建构观念,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倡导由内而外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知识结构以及知识体系搭建层面,帮助学生将零星的知识点归纳成相关的知识体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为教学安排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一、“课程思政,润物无声”:三条途径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课的教学全过程
“课程思政”即课程德育,学校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课程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研室遵循“三全三多”原则积极实施,即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多角度、多维度、多元化。
1.融入条件
《药理学》为医学基础类必修课程,主要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一门学科,它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与其他医学基础类课程相比,《药理学》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学科特征鲜明,该课程主要面向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学生,与临床联系紧密。在授课过程中,要向学生介绍药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等知识,这就涉及常见、多发疾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用药治疗、医患沟通、人文关怀、医学伦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不仅为后续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卫生行业工作给予一定的帮助。所以学生“乐学、好学、肯学”,这就为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先决条件;二,课程不仅联系临床医学,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中老年常见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家庭用药,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学生非常感兴趣,一方面能够对家庭成员用药进行合理化指导,体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对当今社会一些热点药品虚假广告进行甄别、判断,展现自己的专业水平。
2.融入目标
要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首先要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巧妙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在人才培养上重点强调:一、把德育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二、以医学人文知识教育为侧重点;三、以职业素养教育为核心要素。
3.融入措施
第一:发挥课堂教学在课程思政中的主渠道作用。综合药理学课程特点和德育内涵,结合以往的授课经验,课程组成员经过集体讨论,梳理了本课程的思政教育要点,并编制了代表性章节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方案。比如,药理学绪论部分,在讲授药理学发展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和他历时27年编撰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在讲授药物预防疾病过程中,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长生疫苗”事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职业道德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药品质量安全意识。
第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体现课程思政的助力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结合思政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在PBL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互助方式让学生独立撰写与德育教育有相关性的病例,然后小组间互换病例并进行集中讨论;寻找、挖掘隐含在病例中的思政元素并梳理、分析、总结,将隐性教育转化为显性教育。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以目前国际和国内抗生素使用情况现状调查为题目,要求学生通过检索文献、期刊或网络搜索等方式查找以下内容:(1)目前国内外临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调查(2)非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危害(3)关于非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经典案例(4)与以上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查找资料后形成文字材料并制作PPT,通过毛遂自荐或教师点名的方式进行汇报展示。汇报结束后,集体讨论环节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意见,对汇报同学的观点进行补充和完善。学生通过查找文献、收集资料,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体会蕴含其内的德育教育的深刻含义,如医学伦理、医患沟通、临终关怀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
第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双管齐下,理论课与实验课齐头并进。实验教学是《药理学》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医学实验课作为高校创新改革的主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尊重人体,还要尊重为医学事业付出生命的实验动物,给予实验动物应有的尊重和感恩。在实验课开课之前,课程组和实验中心联合举办以《敬畏生命,感恩奉献》为主题的学生宣誓活动,通过宣誓仪式、向实验动物鲜花、默哀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医学实验伦理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实验动物抱有感恩和敬畏之心,感恩实验动物为人类医学事业发展做出的巨大牺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
(实验课课程思政主题活动)
二、“提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PBL、翻转课堂、网络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或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点认为,其属于抛锚式教学模式,是当前医学教育倡导的主流学习方法,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探索问题为先导,小组互动学习为平台,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育哲学。教研室从2015年在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等专业开展PBL学习活动。以“六有”为原则,做到有计划、有指南、有活动、有评价、有反馈、有总结。首先在学期初,教研室教师进行集体研讨,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学生学情分析,组织开展PBL学习活动。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由主讲教师提出申请计划上报学校教务处,根据学生人数和个性特点进行分组,每组人数控制在8-10人。开课前,主讲和辅讲教师一起研究制定PBL案例教师指南,对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确保问题的有效性和准确性。PBL活动中发放案例,学生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谈论等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推荐汇报人将本次PBL学习的知识要点进行总结发言。通过三次的PBL活动,最终将案例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解决。在整个PBL活动过程中,学生要求主动参与整个过程(问题解决过程),小组学习相互合作,积极搜集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相互交流分享验证假设,最终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要进行知识建构,又要锻炼各种能力。教师要起到引导、帮助、促进的作用,教师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指导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PBL活动结束后,教师及学生要进行评价,评价方式灵活、多样,评价可以包括自评、互评和师生评价等,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即每次活动结束后,小组要进行讨论,对本次活动每一位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要进行总结性发言,反馈优点、不足和下次课需要改进的方面。终结性评价即整体活动结束后,教师会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给出相应分数,可以记录在平时成绩中。主讲教师最后要根据本次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梳理,最后形成总结材料。
(PBL学习活动)
翻转课堂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点认为,其属于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地位互换。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教研室在2016级、2017级临床专业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教师在三周前下发任务及要求,每个班级分为五个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汇报用PPT。同学利用课下时间,根据教师要求,完成对本章节的自主学习任务,然后小组讨论,本章节的重点、难点,小组完成PPT的制作,并选出一名同学为代表进行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其他同学根据汇报内容提问,小组成员解答问题,最终完成本章节课程的学习。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
(学生进行PPT汇报)
网络学习资源丰富,知识更新快,内容全。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点认为,其属于随机访取式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各种移动通讯设备,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本教研室开展的网络学习活动主要是利用学习通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为药理学自主学习,授课教师会把各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进行汇总,以图表的形式、歌诀的形式、小笑话的形式发布在公众号中,学生可以零散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然后在整合知识、归纳知识。学习通的运用给网络型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通过学习通发布自主学习任务单,强调学习目标、内容、给出学习参考资源。通过学习通,学生可以与教师在课下进行自由的交流,教师也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学习需求,并可以通过学习通在线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习需要,自主设计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学习过程并作出自我评价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对自身学习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的计划、实施、评价和调整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学生通过独立学习以满足知识需求,其主要目标是促使学生更新学习理念、掌握所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逐步完善并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改革创新之处在于以认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第一,遵循“三全三多”原则,理论课和实验课双管齐下开展课程思政,将隐形教育转变为显性教育;第二,“两法一课”的实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第三,教学理念的转变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涵盖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和学习效果为中心三个方面,与传统教育模式“教材、教师和课堂”的老三中心有本质区别。其精髓是挑战学生智力,激发学生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创造性,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
多年来,教研室教师加强教育理念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并通过对教学方法、手段等多方面的改革,更加突出了药理学的学科特色,重视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组合运用多种适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职业素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显示,90%以上学生通过药理学课程学习收获很多,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在课间实习阶段,受到院方和患者的一致好评。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申报各类教学课题,发表多篇相关教学文章。
(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0月16日)
地址: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邮编:130117 吉ICP备05000207号-2